文化自信视角下浙江文化礼堂在地化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传播和发展的可行性路径较少。本文以贵州侗族文化聚落的肇兴侗寨景区为例,通过探寻浙江文化礼堂模式在地化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与文化产业欣欣向荣。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在地化;浙江文化礼堂模式
国家把文化自信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致力于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文化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势如破竹的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与传播。作为文化产业代表之一的浙江文化礼堂实践和研究成果丰硕,浙江文化礼堂模式在地化研究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1 肇兴侗寨文化产业调查内容
1.1 研究对象
肇兴侗寨建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849多年历史,这里凝聚着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具有高度的文化研究价值。肇兴侗寨作为文化聚集地,有着作为春晚分会场之一的影响力,但是关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建设与运营等方面问题亟待研究。
1.2 研究内容
基于肇兴侗寨实地访谈和网络调查等资料总结浙江文化礼堂的模式,从问题导向出发探究浙江文化礼堂模式在地化路径。对于深度访谈对象的选择本文重点考虑对肇兴侗寨文化产业了解程度的访谈对象,选择肇兴侗寨旅游局综合部文秘主管杨胜欢主任和肇兴侗寨村委会负责人陆卫敏主任,同时还有5名当地村民和5名游客,共计12人。
1.3 肇兴侗寨文化产业现状与困境
1.3.1 以侗族大歌为特色,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侗族大歌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肇兴侗寨村委会主任表示侗族大歌的传唱是侗族文化延续的关键,然而目前传承面临着三重困境:一是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容易导致侗族文化断层;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歌手的流失削弱侗族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肇兴侗寨的生活环境、人文风俗受到影响并逐渐改变。种种迹象表明以侗族大歌为主的单一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发展,但其他文化资源中用来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尚未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