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特色“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理论创新研究
摘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近年基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提倡以用促学,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探讨POA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构建英语教学从“输出驱动”到“输入促成”再到“产出评价”的三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信息处理能力与逻辑思维品质。
关键词:产出导向;英语教学;教学法
1 背景
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外语教学法,如语法听说法、翻译法、交际法等,对我国的外语语言教学起到了借鉴和启迪的作用,但“拿来”的外语教学法终究无法解决因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学习目的不同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导致外语教学学用分离、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教情和学情,从外语教学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创建了既拥有本土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简称为POA。 POA理论体系经历了预热期、雏形期、形成期、修订期和再修订期十余载(2007-2018),目前已形成理论较为完善、实践效果较为显著的外语教学新理念,同时该理论在国际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 “产出导向法”理论概述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基于中国国情和学情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特色外语教学体系,包括三方面: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三者紧密相连,互为依托。其中,教学理念是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实现方式。
图1.理论体系
POA教学理念包含“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人教育”三个基本原则:一是 “学习中心说”,强调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要服务于学习的实效性;二是“学用一体说”,提倡学用结合、边学边用;三是“全人教育说”,坚持“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新理论研究中,将“全人教育说”细化为“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打破了我国高校长期以文本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格局,强调教学目标,促进有效学习,将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听读能力,更要发展其口、写、译能力,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需深化学生的文化意识、逻辑和思辨能力。
POA教学假设囊括有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以评促学三个阶段,由此决定了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驱动”环节,即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模拟交际情景和任务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从而增强学习动机;二是“促成”环节,即教师通过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视听和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确保产出任务的促成;三是“评价”环节,即在教师专业化的指导下,学生在评价学习的同时学习评价,打破“学习”与 “评价”的界限,将评价作为强化和深入学习的方式方法,其实现手段是贯穿课前、课内和课后整个教学阶段的“师生合作评价”。在该教学流程中,教师起到中介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引领、设计和支架等作用。
POA理论体系将外语教学的中心聚集在教育的终极目的上,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以成才,克服学用分离的外语语言教学弊端,以输出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成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3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POA理论体系,笔者设计了教学流程和各个教学阶段教学形式和任务,见表1.
如表1所示,教师以学习目的为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促成阶段创立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输入材料的选择性学习和课堂被动学习,促成输出任务的完成。最后采用师生合作评价机制,兼顾促教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