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再生制水——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解决广西西北大石山区贫困且缺水的用水安全问题,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良性再生制水,乡村振兴新格局”为主题,发挥高校给排水、电气类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优势,对广西西北贫困缺水地区水质进行检测分析,针对性地作出定制型水质提升方案,实施水质提升系统安装,建设意识形态内核,拉动外部各项资金支持,解决当地饮用水安全问题,形成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新格局。
关键词:乡村振兴;水质提升;志愿服务
一、背景概述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厚德、励学、敦行”校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15年的志愿服务经验,创新出“专业强化—技术应用—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志愿服务格局。从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支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自2016年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方净水”志愿服务团队通过三下乡调研发现: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广西西北地区。由喀斯特地貌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当地通过使用露天蓄水池,收集雨水作为饮用水,水卫生条件极其恶劣,严重威胁健康,据统计,该地区共有106个村,共3000多个蓄水柜存在以上现象。
二、问题根源
露天雨水蓄水池卫生条件极差,根据团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地居民的用水满意度仅为15.02%,当地居民肠道类疾病发病率高达51.25%,主要原因为:一是,雨水蓄水池中含有大量漂浮物和腐殖质,为细菌病毒繁衍提供温床,细菌菌落、色度、浊度严重超标,无法达到国家饮用水水源最低标准。二是,原有的雨水收集和处理方式,加剧集中供水卫生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健康水平。饮水安全是系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制约当地发展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解决桂西北大石山区饮水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三、实施内容
依托共青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牵头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以“提困水之质,良性再生制水”为主题,发挥本院给排水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类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优势,对广西西北贫困缺水地区进行水质分析调研,并摸排当地水质提升投入情况。针对性地作出定制型水质提升方案,提供“雨水蓄水池原水→介质过滤器→加压泵→消毒→稳压→达标饮用水”的水质提升工艺,同时结合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提升乡村用水意识形态内核建设,拉动外部各项资金支持,解决当地饮用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