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融入高职思政课之实践探究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助力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笔者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发展教育理念、共建优质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总结分析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建设的成效,在守正创新中探索信息化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理念及路径,力求多措并举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政课;融合;实践
当前,网络以及移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大学思政课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如何通过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是当前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这既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诉求,也是以改革促进课程创新的实践需要。
一、思政课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目标及意义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 不断“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对于全面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改善教学质量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具有海量信息的获取及处理、高效传播互动和资源的广泛共享等优势,通过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从而能够发展形成智能可靠的新型教学媒介、教学形态及环境,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而形成以自主探究、交互体验、合作共享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在教改创新、学科建设、信息传播和内在功能提升等方面加快调整与转型,最大程度实现思政课在智能化德育与个性化德育协同进行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与内化转换机制的形成。信息技术在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融合,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教学向以知识与素质并重的交互型的高质量学习体验为主转变,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多重固化;
二是运用信息化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海量信息处理分析能力,深入寻求、准确判断并贴合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真正需求,同时使这种应用成为师生广泛参与的常态化教学活动;
三是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入,在促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对于信息化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形态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并为新的应用技术持续提供内在动力,推动着思政课教学的动态改造与提升。
二、学院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自2017年以来,学院在组织领导、信息化设施及环境建设、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思政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投入,不断推动思政课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取得了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1、做好顶层规划,加强常态化机制建立。学院坚持大思政格局,明确和细化院系信息化工作的职能分工和工作方案,构建院系两级联动,职能部门同步协同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学院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学院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学院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