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追寻科学技术背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和各社会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回顾科技,读史明智,启发现在,探索未来,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因此,科技史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不可或缺。本文基于科技史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历程和主要品类,通过列举与总结、分析与反思,探析这一类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特点与方向,为该类科普图书内容与形式的进一步有效整合、找准市场定位与多方位营销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 科技史 少儿科普 科技史的意义 科学素养
近年来科普图书在市场份额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其中少儿科普独占鳌头。很显然,科普读物在青少年科学启蒙、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少儿科普读物日益丰富,范围渐广,保罗万象,在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史是少儿科普出版中虽小却分量十足的品类,其更关注科学的人文价值,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既展现科学社会活动发展规律,又使青少年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和幸福,在直接获取科学知识之外,提供一种间接的有力补充。
一、科技史少儿科普读物的内涵与出版意义
(一)科技史的内涵
科技史包括科学史和技术史等,与科技不同,它的一个重点落在“史”字,旨在追寻科学技术背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和各社会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回顾科技,读史明智,从而启发现在,探索未来。[1]科技史的内涵不仅在于记录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更是在此过程中告诉小读者科技思想的逻辑行程,科技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文化。[2]
(二)科技史少儿读物的重要作用
科技史的阅读和熏陶,对于培养文理兼通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科技史的普及进一步深入到基础通识教育中。[3-4]对青少年来说,科技史上不乏精彩传奇的科学家、妙趣横生的故事、神奇伟大的发明发现等,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科学的好奇心。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引入了科技史,一部分直接体现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在课程的相关章节设置相应阅读版块——作为补充知识,介绍科技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或者理论和技术的发现发明过程。科技史对教学尤其是理科学习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但教材中碎片化的插入内容显得简短割裂,实际上很难形成有效普及。因此,为更好、更有效地向青少年普及科技史,出版适合少年儿童的科技史读物是不可或缺的。[5]
二、科技史少儿科普读物出版历程与特点
(一)出版历程
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科普出版迎来全面复苏,少儿科普作品百花齐放,科技史这朵“冷门之花”也一并盛开。这一时期主要作品如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少年科学史话丛书”,包括《数学趣史》《化学趣史》《航空史话》等6本,作者为科普界前辈叶永烈和李毓佩等人。《数学趣史》在1991年重印,《化学趣史》更是多次再版。同样类型的丛书还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年自然科学史丛书”,包括《数学五千年》《物理五千年》《化学五千年》《生物五千年》等6分册。其中一些分册,如数学、物理等都再版、重印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这两套书都是从青少年日常接触的专业专门史入手,介绍科学科技史上一些典型的、有趣的史实,补充当时相对简单枯燥的理科教材,在当时广受好评。同一时期还有一部别出心裁的科学史作品——《数理化通俗演义》,作者采用我国古代章回小说形式,推演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涉及学科除数学、物理和化学外,还包括生物学一些内容。尝试藉文学之力,引起大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是极好的青少年科学史入门书。该书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出版,此后30年再版36次,有漫画、图解等多个版本。90年代,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漫画中国古代科技史》,全彩漫画,形式活泼,以时间旅行的方式让小主人公踏上探寻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道路。
之后二十年,我国少儿科技史的普及读物相对百科类读物品种虽然不多,但从未间断,且坚持自主创作。在北京开卷中搜索相关作品可以看到,过去到现在多年,市场上此类作品以原创为主,引进版相对较少。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科普作者一直以来对科技史的重视程度。2010年以后,科技史的少儿普及工作开始升温发展,品种和数量都有明显提高,也产生了个别畅销产品。
(二)主要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