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布平台

热门期刊分类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有学者认为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可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志愿服务专业精神缺乏。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对个人生活学习规划、服务对象群体和服务内容意义三方面考虑,导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较差,反映了志愿者确实存在不愿参与和被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此外,从国家到地方都要求将志愿者服务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当中,各高校也结合实际将志愿服务设置为第二课堂主体内容,通过学分设置、评优考核等手段督促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催生了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他们更倾向选择“工时长、好拿分”的志愿活动而非出于助人自助的本心,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很难发挥主观性和能动性,将自身所学或自身所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来提供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高校中受长期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干预,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很少是自下而上的筹划。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这类活动多表现为道路除杂、扩面核酸信息采集、校园公共区域清扫等,此类志愿服务活动以顶层设计和需要作为政策的逻辑起点,缺乏对基层实际和需要的考察和调查,忽略了作为志愿服务主体的学生的成长需要,其势必导致服务泛滥和粗糙、服务项目同质化。二是志愿服务专业素养欠缺。一方面,大部分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未能很好地将其与本人所学专业知识结合,无法做到学习与运用的有机统一,无法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导致服务方式简单、服务内容单一的志愿服务活动扎堆报、争抢做,而需要技术含量、专业背景的志愿服务活动报不够、无人做。如各学院、年级在开展支教扶贫、敬老爱幼等活动时,多停留于义务劳动表面,而难以触及自助的精神内核。又如核酸扩面检测志愿者安排时,更多招募的为操作简单、工作重复的身份信息录入员而很少招募需要一定技术或专业背景的核酸采集员。另一方面,部分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行为不够专业,存在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前未接受系统培训或培训结果未接受考核的情况。缺乏必要的培训或培训效果未接受检视,导致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不仅难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能还会带来伤害。

(四)走形不走心,重迹不重绩。

有学者认为社区志愿服务出现了麦当劳化倾向,其特点表现在:追求数量而非质量;行政权力主导;流于形式、表面和展示;服务模式化、同质与技术化,其实高校志愿服务亦呈现相同倾向,特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表现更为明显。以志愿者考核评定为例,多所高校对于志愿者星级考评以志愿服务时长为主要参考,而未考虑时长与效果之间的转化问题,较少考虑志愿服务产生的实际效果,致使了志愿服务重“量”不重“质”。此外,一些志愿服务的考评注重服务频次,出现了以频次多少评判服务效果的错误价值取向,由此导致的运动式、一阵风式的志愿服务频现,爱心服务扎堆、志愿资源浪费的情况多发。痕迹管理如申报、签到、签退等管理措施在志愿服务效果的考评中普遍运用,其对于规范服务流程、检查服务结果、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被异化,存在舍本逐末的情况,如众多学校开展的志愿巡湖、楼道清扫的志愿服务活动,由于缺乏精准的监察,活动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做样子”、“摆架子”、人浮于事的情况常有发生,志愿服务的精力更多花在了拍照打卡、登记造册上,背离了志愿服务的核心,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效能的路径

(一)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匹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结合当前高校志愿服务供需失衡现状,要以制度化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均衡可持续发展,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推动供需关系进一步匹配。通过志愿服务时长设置、志愿服务课程安排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将志愿服务均摊到在校学年完成而非运动式、“一阵风”式完成,通通过制度安排,首先改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行为,进而改变其志愿服务的思维,减少低年级学生扎堆提供支援服务、高年级同学不愿提供服务情况。加快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生活化、社会化,由于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获取特定学分的方式之一,是可选而非必选,属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的项目,因此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进而导致突击性、临时性的志愿服务参与情况较多,因此要通过制度建构和安排,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在大学生获得各种评价中的地位,提高大学生对投身志愿服务的重视,进而将“要我为”无奈转变为“我要为”的自发。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社会上营造崇尚志愿服务的良好风尚,引导企事业单位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来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首先得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其次需注意研判高校所独具的特色。一方面,处于低风险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者不能因为疫情因素,害怕承担责任,对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也一封了之,对传统志愿服务活动一停了之。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应该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和研判能力,对于符合防疫要求的活动要积极组织,对于符合要求的活动申请要及时审批,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加强疫情防控的教育引导,让活动办得安心,让志愿者服务得安全。另一方面,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者,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审时度势的组织开展适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可以线上开展的活动应积极由线下转到线上,如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云陪伴(陪伴孤寡老人)等等,避免志愿服务工作因疫情停摆。而像物资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线下志愿服务工作,即使在疫情发生期也需要开展。

(三)培育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知者行之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专业志愿服务精神是开展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高校应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积极探索多样化模式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工作与国家社会时事相联系,在实践锻炼中磨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同时注重将志愿服务精神的建设融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行者知之成,实践是落脚点,要加快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一是要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在教学中安排与志愿服务、急救相关的课程,定期举办有关志愿服务的讲座报告,针对志愿服务主体的特性分层次、分领域的培养专业化志愿服务骨干力量。

二是构建互助交流体系。通过组织座谈会、交流会、志愿者沙龙等活动,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专业知识交流、实践活动经验的分享平台,在朋辈的交流和分享中能互相取长补短,让志愿者彼此分享、学习、支持,共同思考个人或团队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共寻方法,同究对策,让志愿者从中受益。

(四)优化考评方式,注重服务质效。

高校志愿服务的考评指标与体系需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志愿服务应该超越单纯的追求数量的阶段,考评的指标与体系应该更加讲究质量,应立足于当下但着眼于未来,以推动志愿服务长远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一方面,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合理设置短中长期目标,科学评估志愿服务项目的孕育周期,加强不同层级目标之间的衔接,推动志愿服务的良性运作。不聚焦于运营“短平快”志愿服务项目,以“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决心下功夫、花时间积极打造精品项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魄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另一方面,要优化考评方式,注重从全过程、多主体考评志愿服务效果。一是要建立起志愿者服务的过程性评价,制定可操作、系统化志愿服务监督评估制度,对志愿者的评估应该从志愿者提交参与志愿服务开始,评估的内容包括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长、频次、活动中的态度等等,结合量化指标和质性评价,全面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评估。二是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学校主体的评价体系,将服务主体(志愿者本人)、服务对象、其他提供服务的主体(同伴)、指导老师等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通过通过有效运用不同主体对志愿者本人进行的评价,力求评价符合实际公正合理。三是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情况记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中,将志愿服务的考评结果引入运用到推优入党、奖助学奖评选的考量范围中,建立健全具象、可操作的激励机制,及时对志愿服务表现优异、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的个人和组织进行表彰和嘉奖,进而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动力,提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的价值感、幸福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总结

疫情防控工作做细做实,是对志愿服务治理效能的一次大考,更是对高校志愿者的一次历练。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志愿服务在内容、形式、载体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立足社会主义新时代,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是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长足发展的必由之举。相信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分析不足,总结方法,提炼经验,必将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治理助力,更好的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


在线投稿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21-2022 期刊发布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