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选择空气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自然灾害指数等五项指标,通过计算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标,对清远市生态环境质量作全面评估。结果显示清远市最近10年环境质量评价级别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雨水量充沛,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环境适宜生活,评估结论与现实状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对城市规划发展和环保治理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依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规划目标,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气象、进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积极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22年4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022年全国生态气象业务工作推进会议。深化生态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推进形成生态气象服务系统,引导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生态气象保障业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成效。近年,广东省气象局开展“岭南生态气候标志”评价工作,深入挖掘区域气候生态潜力和价值,针对在显著积极影响的农业、旅游、健康等领域有效整合区域生态气候资源。2022年,清远市生态环保局制定并出台《清远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围绕“以高标准环境保护带动高质量健康发展为主线,以协调促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扎实打好环境污染防控攻坚战,统筹兼顾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系综合治理,加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水平现代化发展”的总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清远市生态环保新格局。2022年7月,清远市气象科研能力提升工程之一“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清远)气象科学研究所建设”写入《清远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气象生态质量评估方法是一项比较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系统规范、操作简便、实用性比较强的特点优点[1-3]本文对广东清远市近1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评估,对清远市环境建设规划和政策提出科学依据。
1 清远市生态气候环境概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一核一带一区”地域发展格局中,清远被列为广东省北部生态发达地区。省第十三届党代会上确定,突出生态优先、绿色经济发展,将北部生态发达地区打造成具有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近年来,清远依托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地域定位,积极蓬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着力建设大湾地区的“米口袋”“菜篮子”“水缸子”“果盘子”“茶罐子”。2022年,清远将成功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14个,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8.6亿元,产业园已辐射带动65个乡镇,联农带农超12万户。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农村生产机械化,再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近年来,清远正大力实施新农村振兴战略,农村面貌越来越好,“生态+文旅”“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等各种新型产业新模式在清远涌现,从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向绿色发展资源优势转变,呈现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景象。2022年,清远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等的比较优势,选择了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大和基础良好的清远鸡、英德红油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等五个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五大超百亿级农业产业,促进全体农户不断增加收入。既要在绿水青山之中,又要金山科学论断。产业生态化,也是在北部生态发展园区内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题中之意。清远的绿色发展路径也得到了认可。在《南方都市报》历年推出的“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指数”中,清远在北部地区生态与经济功能区的统筹发展指标中,屡次蝉联冠军。
2 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环境的质量是指自然环境的好坏程度,是以生态学概念为依据,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在生态系统层面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适应程度,是按照人们的具体需要对生态环境的特性和演变状态研究的结果加以评价[4]。本文所使用的主要评估指标和质量标准,均基于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各类指标的选定、权重的设定及评价等级的划分均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并结合清远市生态环境特点,主要选择3种土地类型(林地、草地、农田)的5个指标(湿度指标、植被覆盖指数、水域密度指标、土地退化指数、自然灾害指标)用作主导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