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演变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伴随着天津城市的近代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天津教育,也随之迈入了近代化的门槛。
《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它很快便成为在天津、中国影响力极大一份的报纸。《大公报》标榜“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它在天津社会正在兴起的东渐之西风之中,无疑充当了先锋。《大公报》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转型时期天津的社会风貌,作为其附属物的《大公报》广告,也正符合了社会变化的这一规律,能够展现转型时期的天津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天津正在兴起近代教育,自然也成为报纸广告的重要内容。
《大公报》广告,因其广告数量之众多,语言之煽动,无疑会对其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影响。其学校教育广告,更是对宣传、推动天津的近代化教育,对于天津人接受并认可近代教育,对于天津人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对于传统教育在天津人心目中曾经至高无上地位的跌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一、新式近代教育之风扑面而来,《大公报》广告推波助澜
在中国旧式教育体制之下,一般学子为了追求功名,常苦读于儒学之中,他们学习努力而刻苦,他们的目标追求在于“学而优则仕”,一旦考取功名,不仅可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又可以光宗耀祖,荣耀门楣。自1860年天津开埠以来,城市进入到一个近代化的发展轨道,天津教育也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天津人的教育理念也主动或被动的发生了根本改变。
伴随天津工商业近代化的脚步,天津对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式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天津面临着急需培养出这种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压力,于是天津的早期近代教育出现了,1880年9月,李鸿章在奏请架设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的同时提出“设立电报学堂,雇用洋人教习中国学生”的主张,奏请设立电报学堂,两天后,这一奏请得到批准,同年10月,成立了北洋电报学堂。二十世纪初,在清政府倡行“新政”、力主改革的前提下,在以新式技术、新式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天津工业近代化的带动下,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天津的新学堂代替了旧书院,新式科技教育代替了旧式读经科举。正如周学熙所在《建立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宗旨》中说的:“科技与教育如影随形,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必须通于各种科学的人才,然后旧者可图改良,新者可期发达。”[1]这一思想成为当时多数人兴办新式学堂的初衷。1901年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他在编练新军的同时,“大兴工艺”、创办新式学校,创办实业学堂,如开设直隶工艺总局、兴办北洋工艺学堂,奖励那些模范企业自己办学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需要的大批技术专家和工人,这些也都成为他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这时的天津,不仅出现兴办新式企业的热潮,同时出现兴办了各种近代教育的高潮。
天津人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从开始对近代教育的排斥,到对近代教育的接受的变化过程。例如天津电报学堂首届开学时,天津很多家长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入学,最后学堂不得不从上海招生才完成学额,到二十年后接受新式近代化教育蔚然成风,袁世凯曾将上奏清廷,他说:“天津县学堂林立,成效昭然,洵为通商各属之冠,中外士庶,靡不称赞。”[2] 从《辛丑条约》的签署,到辛亥革命的十个年头中,天津中小学的创建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出现了兴办近代新式教育的热潮,据《天津县新志》记载:这个时期有中学堂7所,男小学堂89所,女学堂23所(包括中小学),其他各类学堂24所,蒙养园3所,外国人创办的学堂6所,共计152所,所以有着天津“学校林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