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实践教学、联合教育、文化交流、实训基地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理论课堂+实验实训中心+科研基地+现场实践”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育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贯穿教育全过程。
广泛扩大、多方争取育人资源,不断推进与政府、企业的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事业单位、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稳定合作,组建校政、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协同育人中心,助力行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5.加强教师指导融入,强化第二课堂育人长效发展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需始终坚持教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完善以专业教师为主体,校内外教师共同参与的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创业导师”个性发展指导队伍,通过“外引、内培、横联”等各种途径改善师资结构,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第二课堂教学团队。通过聘请专家指导、支持教师学术交流、选派教师培训进修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等形式,提升第二课堂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建立和完善教师第二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以及第二课堂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创建多元开放、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第一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协同互促奠定基础,逐步引导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专业力量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之中,将第二课堂教学贯穿教育全过程,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6.建立“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质量组织保障,全面提升第二课堂育人能效
建立健全“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质量组织保障,构建了“633”第二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六个系统”包括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投入保障系统、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教学监控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改进系统;“三大要素”是指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三个闭环”是指教学组织指挥环路、教学运行保障环路和教学质量改进环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质量标准科学化、过程监控全程化、信息反馈多向化、结果处理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改进机制。促进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同向同行,实现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 满足大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