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什所言:“校本课程开发试图打破教师作为‘消极接受者’的角色而将其定位为‘课程决策者’,除非教师能完成这个转变,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就不能有效实施[]”。由此可见,要想校本课程得到有效开发,教师必须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也理应具有全新的课程观。具备课程观的中职教师会在保持与传递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以及学科知识基础筛选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需要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和改变,在动态的资源开发中实施课程,在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间保持平衡,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展状态。因此,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课程观的教师才能真正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打破教师认为课程开发高不可攀的思维定式,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真正开发科学的校本课程!
2.3有益于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常常是与课程改革相伴出现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觉醒、不断研究、不断反思批判自己专业意识的基本过程。课程观作为教师专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在过去,强调忠实取向的管理主义课程观使教师专业自主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专业发展也仅仅是盛开在彼岸的美丽之花。新课改给了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老师的角色与专业自主能力也日益得到了相应的关注。教师必须打破“忠实执行者[]”框架的禁锢,通过自身对教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形成独有的课程见解。而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判断、选择与取舍,教师必须不断地去提升专业素养,扩大专业知识面。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判断力与决策力的形成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科学的课程观是专业判断力与决策力的根本和基础。
3.中职教师课程观的建构路径
3.1内在改变
3.1.1加强教师专业学习
中职教师课程观的生成需要教师以自身专业学习来建构,如果离开了专业学习的客观支持,课程观的建构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学者陈向明指出,“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更注重从教师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理解教师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教师同行和外来专家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当下,中职教师迫切需要形成自身的专业学习认识论框架和独特的学术视角,为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
一是加强个人化理论阅读。课程理论阅读是促进教师形成理论智慧,帮助教师构筑专业学习框架的一条重要的渠道。所以,针对中职教师来说,首先要加强书本理论学习,引导中职老师系统认识课程体系及课程问题。教育工作者唯有持续地积累,深入涉猎课程理论,认识课程价值等深层次课题,方可建立自身的课程观乃至教育观。其次,除了掌握书本中关于课程理论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反思,形成实践性课程理论知识。据此,教师专业学习不但应当使教师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应当突出实践性课程理论知识,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建立实践工作者的共同愿景。
二是采取自主导向方式学习。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古德莱德指出:“教师倾向于在学习上自我指导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表现方式在观念层面便明确地表现了出来。它首先体现为教师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在认识自身的课程需要的同时提高也会提高敏锐度,积极捕捉有益的课程资源,并创造性地运用文本性的教学资源,主动创造条件学习。其次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老师可通过聆听专家演讲、剖析教学案例、躬身践行理论等方式汲取经验、理解理论,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总而言之,鼓励老师自主性学习,是期望其可以在课程领域中自主探索与发展,打造个性化专业人生。
3.1.2强化反思性教学实践
随着世界性教育的变革,“反思性教学实践[]”应运而生。经过自觉反思教学,原来肤浅、狭隘的教育经验被修正加工,得到提炼和升华,这种反思对教师课程观的建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反思内容的问题,二是反思策略的问题。
第一,明确反思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有没有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再次,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剖析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评价教学本身的利和弊,包括对教学重难点的剖析,教学模式、策略的运用等。最后,是对师生关系的反思。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主体间的关系,这样的教育主体能将反思意识和良知或责任心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但能针对自身的主观因素作出深刻反省,同时也能有勇气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作出深刻反省批判。
第二,掌握必要的反思策略。首先是总结反思法。即课后及时通过教学日记和教育随笔等形式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方法,并在其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其次是合作反思法。教育是一种顿悟的艺术,需要参与各方通过真诚合作和平等对话才能使自我和真理得以“敞亮”。合作反思法通常的做法是师生们围绕观摩的课堂和案例,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展幵对话和碰撞,意在帮助教师澄清思想认识,找到改善教学的方法。最后是录像法。录像法即通过录像设备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反思个人或他人教学过程的表现的一种方法。这种形式形象直观,反馈及时准确,可以让教师在反复观看和揣摩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和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