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
据市社科联统计,绵阳市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组织有26家,比较有影响的有绵阳师范学院建立的“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建立的“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建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院”等,不少社科组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研讨会、发布了研究课题指南,从理论到实践,力争说清楚、讲明白传统文化内涵和外延,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区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
3.2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展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了“欧阳修在绵州”、“李白与江油”、“王右木的革命功绩与历史地位”、“平武白马剪纸”、“炳林毛笔”等绵阳地方文化系列讲座。展出了红军石刻标语拓片、绵阳地方党史、绵阳地方文献等等。不仅在师生中传承了地方优秀文化,也面向社会市民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3.3建立研学体验基地
为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绵阳市积极探索实践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推进“三进”工作中,不少中小学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与非遗传习所建立了研学体验联系,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亲身体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先后在校外建立了11处传习基地,专门邀请了绵阳市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高校与大学生们面对面交流,讲述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项目特色、技艺特点;有的非遗传承人还走上讲台,与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结合来传授非遗技能,培根铸魂,帮助当代大学生的增进乡情,树立文化自信。
3.4利用节庆活动组织参观学习
绵阳市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开展学党史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利用党日活动普遍开展了走进“两弹城”等红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言,座谈交流学习英雄的革命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群众化、常态化。
绵阳地区在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虽然做了大量探索性实践,仍然有许多待完善的方面,如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理念薄弱;在管理体制上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保障条件不充分,运行能力不强;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收入低,从事传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不断进行创新性探索和研究。
4、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思考
传统文化是贴近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它来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必须立足人民群众,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的特点,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精确,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传承氛围,才会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永远在路上。目前,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展演、学术交流,各类新媒体平台等的专题宣传,社区、校园以及社会力量的传承、体验、培训、讲座,旅游和文创融合的方式在各地积极推进,为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提倡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大众实践和研学活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和方式还有深度挖掘的空间。
4.1制定传承规划,共同推进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能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运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新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搬套用[4]。”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地一策,一镇一色,明确保护和传承的对象与重点项目,明确部门的职责职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明确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例:绵阳是川陕革命老区,拥有独特的红军文化资源[5] ,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这些红色资源分布在梓潼、江油、平武、北川、安州等不同县区,这就需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统筹协调发展区域文化资源,将绵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将红色文化开发与地区亮点和区域特色结合起来。绵阳市科技城人才公园以“两弹一星“科学家代表建造人才墙。城市规划单位可以此为思路规划区域传统文化主题特色公园,传统文化特色街区,让传统文化渗透到群众生活。通过老百姓自己讲好当地故事,树立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风气,增进认同感。
4.2培根铸魂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6]。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部门应大力提倡在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思想教育、艺术类课程中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区域文化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种下爱祖国,爱家乡的文化基因。政府宣传部门、地方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文化馆等,应勇于责任担当,充分运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组织文化界、社科界、教育界等社会知名人士进入社区开展“地方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在幼儿园开设非遗手工技艺体验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幼儿从生活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以绵阳市为例,为使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梓潼县在文昌二小挂牌建立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梓潼年画社”,由罗智婉老师和学校美术特级教师杨讯指导同学们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将同学们分成初、中、高级不同阶段,教同学们临摹、填色掌握基本绘画技巧,用黏土、纸张、纸伞等不同材质完成年画作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
4.3创新传承方式,树立文化自信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多采用师带徒、父传子的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区域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创新传承方式,进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与通识性教育、专业课教学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地方高校要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深入调研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同地方部门的协作,建立高校定期巡回的传承机制,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创造新时期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途径。以绵阳市为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自2017年至今已举办7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3位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授课,举办 1 次大型非遗进校园活动,活动覆盖近5000余名大学生,加深了他们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又提升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也邀请平武剪纸、葫芦雕绘非遗传承人开设专业课程,将非遗技艺通过大学校园进行传承。实践证明,校园将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