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布平台

热门期刊分类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正是有着优秀的文化才凝聚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正是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累了适合本民族习俗、展现民族特色和区域生态环境的传统文化,才让中华民族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和魂,这些民族的根和魂,是维系民族团结,抵御外侵的法宝,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源泉。课题立足四川绵阳地区的实际,对区域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觉进行调研分析,并对传承路径提出了思考。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所在[1]。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表达,可以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的氛围。传承弘扬区域性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和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谋取人民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在全球化时代,多种文明互相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血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化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领域[3]这是我国长期以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体系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各地区积极制定落实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模式。

2、区域性传统文化资源构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素有“成都屏障蜀道咽喉”之称。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不仅有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名人文化资源。境内盐亭嫘祖传说禹生北川遗迹文昌发祥地梓潼太白出生地江油红军长征途经江油梓潼平武北川留下的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三线建设内迁绵阳境内,创造留下的三线建设文化和科学家精神。这些区域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国家建设中正发挥积极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绵阳市现有红色文化纪念碑12处,纪念园纪念馆6处,红军桥2处,陈列馆、展览馆、文物馆6处,红军医院旧址2处,烈士墓、烈士陵园5处,红色历史建筑3处,红军文化园、红色文化广场3处,革命旧址20处,红色文化旅游2处。绵阳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中坝战役等多处红军长征战斗遗址红军标语,还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众多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是我国一笔赓续红色基因的宝贵文化遗产。

此外,截止2022年5月绵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4


在线投稿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21-2022 期刊发布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