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布平台

热门期刊分类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期刊新闻

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探讨传统礼俗与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我们是否可以从民俗学的传统礼俗观念角度下研究,尤其是礼俗互动、反思“礼”“俗”等本土概念,以这种对应的关联指称与差异张力之间,看似相似又产生意味深远的地域独特性。作为中国民间信仰核心枢纽的礼与俗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仪式感和宗教感的特质。基于礼俗观念视角下陕西赵公明财神图像的视觉体现,图像的信仰功能、礼俗意义与审美价值在致祭过程中得以横向展开,更清晰的思考传统礼俗观念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来把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1礼俗观念与民间地区财神信仰

1.1民间信仰中礼俗观念

礼俗涉及中华民族自古及今持续的思想构成与社会运作,因之成为理解考察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意识形态、重要路径。近年来,来自民俗和历史等不同学科的学者陆续呼吁从从礼俗角度来把 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他们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点和具有统摄性的概念,而代表国家和精英意志的礼制与大众性的民间风俗之间的互动,则奠定了传统国家政治设计与整体社会运行的基础,是认识传统中国的重要维度[1]。历经波澜起伏的近现代社会变迁,礼俗传统的精髓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潜在传承。但是,民间信仰中的礼俗观念,有着礼制的教条下有着稳定的祭拜制度仪式与传统惯习源远内涵的传承意义,还有地区地域的独特特质,从民间生活实践和信仰实践惯习,天人合一的写实对照现象。

礼是烙印在身体中的实践传统,它在具体的社会和历史语境中被不断的塑造与重新塑造,正如贝尔所言:正在于形塑一个仪式化的身体,这种仪式感是种隐含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来产生社会文化的情境[2]。这是基于身体和实践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那么于民间民众礼俗实践的关联更是具有内在化的特质。俗也就是习俗,民间习俗是民间民众链接礼仪式化性质的媒介,从地方民间上升到国家层面,付诸实践行为及其最终动力的社会文化观念性维度,在中国社会中深入人心并普遍渗透其中。

1.2礼俗实践下的财神文化

每一个在家庭中长大、成年的人在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参与了基本的礼俗实践,人生礼仪和随时礼俗标志着个体与群体生命的节点,习俗的传统实践因此在人们的不断的参与和创造中保持与变迁的双重动力。自人类财产私有化以来,对财富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减弱过,中国民众对财神有着笃定且普遍的信仰,财神崇拜、请财神等汹涌彭拜的仪式化民间习俗。尽管财神节并没有算作为中国的法定传统节日,但是在年庆时期初五的日子祭拜财神,每家每户、各行各业都有集中体现,在礼俗的观念下丝毫不影响国家意识形态“礼”的渗透。因此,寄托着人民阖家富贵、人才两旺的美好祈盼的文化核心就是“财神”。

秦汉时期重有着司命而轻司禄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崇尚高雅,品行清淡,视金钱的重视程度若即若离,因此,未能建立;唐朝时期思想解放、人才济济,有着繁荣昌盛的巅峰国力,虽然有送穷的文章记载,但是迎财神的习俗无人问津;财神之名起于宋代,财神信仰建立起来;在明代时期,道教延入民间信仰,使道教诸神信仰与人民的世俗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加之本来道教信仰中如祈祷禁咒,祛病驱邪之类就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的,所以当时道教的宗教生活进一步世俗化[3]。在道教典籍中有财神的宝诰,但并没有说明财神具体为何人。赵公明,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此乃为赵公明的正财神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线投稿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21-2022 期刊发布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