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导论”作为入门课程应聚焦于基础知识以及核心观点,回避过于艰深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32个学时内有效把握学科基础框架[4]。
基于对上述三个原则的综合考量,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应兼顾微观语言学以及宏观语言学问题。为了有效开展教学,使零散的知识点条理化并能够突出话题性,每个章节围绕一个易于理解的主题名称展开,共设十个主题,分别为“认识语言”“语音系统”“形态系统”“句法系统”“语义系统”“语用功能”“语言与社会”“语系、民族与国家”“世界上的文字系统”“英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认识语言”作为开篇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及思考语言现象,挖掘语言生活的趣味,提升对语言生活的热爱以及理性批判意识。围绕语言的定义特征和功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语言及文化中的共性、理解差异;通过探讨人类语言起源,提升学生对人类演化及发展历史的关注和理解。另一方面,围绕语言研究的范围以及目的,培养学生以跨学科视角观察语言的意识,并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研究以及语言产业建设对国家发展、社会繁荣以及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关于语言结构与功能的内容是学科基础,应涵盖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语用五个基本要素。因此,课程设置“语音系统”“形态系统”“句法系统”“语义系统”“语用功能”五个主题,突出了语言作为多层次结构与功能统一体的性质。与此同时,对语言结构与功能的教学应适当融合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内容,既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语言的基本特征,又能够培养对人类语言文化共性的认同感以及对差异的理解和包容。
宏观语言学涉及众多方面,笔者认为应侧重引导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宏观社会文化视角认识语言现象,加深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地域分布、文字系统以及英语语言发展状况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设置了四个主题。
第一,基于社会语言学的核心内容,设置“语言与社会”主题。围绕“语言变体”概念,通过认识语域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交语言修养;通过认识方言现象培养对方言口音差异的尊重与包容、对家乡方言的关注以及文化寻根意识和故土情怀。围绕“语言规划”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认同我国的语言政策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围绕“双语和多语现象”“语码转换和超语行为”等概念,培养对多语社会和群体的理解以及对语码转换和超语行为的应用,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围绕“语言禁忌与委婉语”,提升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树立文化生态意识;围绕“语言与权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使用与社会地位、政治权利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升利用语言维护社会公正与和谐的意识;围绕“语言与性别”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培养性别平等意识。
第二,在融合社会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民族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内容的基础上设置“语系、民族和国家”主题。一方面,使学生理解语言传播和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其中涉及的民族、历史、社会、文化因素,能够充实世界文化地理常识,并促进复杂动态系统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认识我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世界语言分布现状、演变历史以及谱系关系,不但能够深化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家国情怀,而且有助于培养全球化视野,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