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精神生活载体之一,赋予校园文化活动劳动精神意蕴,让劳动精神入脑入心,使弘扬劳动精神成为大学生共识。充分利用党团、社团吸引大学生的特点,以党团、社团活动为契机进行劳动精神培育。如以党支部或团支部牵头举办理论宣讲团,在校内、校外宣讲劳动精神,让大学生成为主角,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宣讲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以社团为主力编排历史情景剧,吸引大学生主动参加、再现劳动人民奋斗历程,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劳动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情感。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活动形式, 能够增强大学生在情感上对劳动精神的接受和认同,从而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其所获效果远优于填鸭式理论灌输。
3、以典型教育法塑造劳动品格
典型教育法是依据教学目标选取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一种方法。与理论教育相较而言,典型教育法比单纯抽象理论教育更生动形象,更能在情感上引起大学共鸣。劳动模范是民族英雄,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态度、卓越的劳动创造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榜样。在此次疫情期间涌现出大批先进劳动模范,例如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但坚守岗位的张定宇院长、一直未兑现“诺言”的陈薇院士,以及此次疫情中的快递小哥、志愿者等都展现了新时代劳动模范高尚品格。高校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邀请大国工匠进课堂,讲好劳动故事、劳模故事、工匠故事,以劳动模范崇高精神鞭策大学生,焕发大学生劳动热情,锤炼劳动意志、塑造积极向上的劳动品格。
(三)拓宽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教学空间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本身不是单一的理论说服教育,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知行合一的生动体现。拓宽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教学空间,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劳动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感悟劳动、认识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励大学生创新创造。
1、以劳动精神为主题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为教育目标,以劳动精神为主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社会为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社会实践教学方式,开展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特征的活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强化学生公益劳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的“早安、唤醒校园的人们”感恩活动,大学生早晨帮助校内环卫工、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在经过一个早晨的工作后,懂得劳动人员不易,在劳动过程收获幸福感、获得感。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园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大学生在校外志愿服务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其次,参观访问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形式之一,将劳动精神融入参观访问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有效路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题,有针对性的组织大学生参观工业场所、博物馆等,回校后撰写心得体会,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到印证,将主题活动蕴含的劳动精神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深化劳动意识。最后,社会调查不仅考验学生的劳动知识理论功底,同时也考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大学生研究有关劳动精神现状、路径等有关课题,引导大学生探索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困境,激励思维创新、行动创新,为改善劳动精神培育困境提出路径方案。
2、整合并开拓劳动实践基地
《意见》中指出:“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整合并开拓劳动实践基地,以特色劳动实践基地吸引大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劳动,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高校要整合现有劳动实践基地资源,实现高校之间资源共建共享。高校之间加强劳动实践活动项目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其次,高校要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劳动实践基地。部分高校区域有限,充分利用企业场地优势,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劳动实践基地,拓展和延续大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再次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资金充足。建立劳动实践基地需配备一定的场所、劳动教育器材、安全保障物资等,需要政府资金支撑。最后,高校要注意劳动实践基地安全防范与管理。开展劳动实践时间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详细规划,实践基地内各种设施选择、工具设备、活动流程等方面须科学规划,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总之,无论是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还是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为大学生劳动锻炼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认识劳动、践行劳动精神。
3、融合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劳动创造力
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我国在新一次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因素,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抉择,积极顺应创新创业,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是高校劳动精神培育现实选择。“高校建设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劳动实践和劳动创造的实践平台,对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成长,学生获得真实的创业体验和劳动体验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中。第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高校要充分激发大学生想象力、打开脑洞、好奇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亟需发展的领域和行业,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报国志,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二,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注重劳动成果转化,让大学生体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培养劳动情感,从而积极践行劳动精神。
当前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高素质劳动者储备资源,唯有加强劳动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将劳动精神转化为内在精神力量,才能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