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著基础上,电影《流浪地球》围绕主要人物增加了多重人物关系,不仅使情节发展更为立体化,还进一步扩大了影片的情感张力。刘启与刘培强父子亲情的羁绊与和解、韩子昂与韩朵朵之间超越血缘的祖孙情、刘启与韩朵朵之间的兄妹情、救援队队员之间的战友情与兄弟情,这些情感是全人类共同精神文明的体现,这是末日之下的比火更炽热、比星更明亮的情感,是人们倾其全力保全地球、为生存而极力拼搏的主要原因。
《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认为,“科幻是内容的文学,绝不是形式的文学。科幻文学的设定会把道德与价值置于困境,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它对于苦难熟视无睹,有其狰狞的一面。”在小说中,刘慈欣的笔触有时不带一丝温度,他偏爱于用他冰凉却无比瑰丽的文字,刻画宏大残酷的黑暗丛林,勾心斗角的权力更迭,以此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甚至是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但是,影片是在原著基础上的改编和调整。在影片《流浪地球》中,导演郭帆将更多镜头投到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方面,以末日的无情渲染人间的温情,在阴霾密布的世界中显现出情感的力量。情感如同暗夜中的一豆灯火,愈黑暗,愈光明。
并且,《流浪地球》在叙事逻辑上以中国思潮引领整部影片叙事体系的架构。韩子昂去世时用画外音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孙女韩朵朵其实是他十四年前参加海啸救援时救下的婴孩,在他看来,这个孩子象征着所有遇难者的希望。而当多种救援措施宣告失败而使人们放弃希望时,恰恰又是韩朵朵用颤抖的声音重燃了各国救援队员的希望之火,大家纷纷掉转车头,为了那一丝渺茫的机会,集体展开了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搏。《流浪地球》反复强调希望,强调希望是像钻石一样宝贵的存在,也是带人类回家的最后的路。《流浪地球》的这场“救世”之旅,是一场整个人类社会在绝境之中不放弃希望的奋战。在人类共同希望的支持下,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最终,人类集体完成了人类命运的胜利转向。[]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流浪地球》已然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进步,成功改变了我国硬科幻影片极度缺乏的市场现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部电影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欧美科幻电影的思想内核,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自此,地球共同,希望共同,命运共同。
面对同样的末世主题,迥异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式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当代中国,构建了中国视角的未来世界观,以及在困难甚至是绝境面前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担当。《流浪地球》是中国式的集体主义在世界灾难下的责任具体化,是全人类为共同拥有的家园而做出的集体努力。[]“流浪地球”计划的成功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最后的木星点火任务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救援队员集体完成的。在这一刻,所有人的肤色、语言、民族、国籍都完全隐去,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人类必须同呼吸,共命运,齐担当。
五 结语
在世界科幻影片格局下,《流浪地球》进行了极具中国家园意识的中国式表达,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体系下“家”的中国式诠释,引领了当今科幻潮流中的红色思潮,为中国科幻进一步走入世界市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也是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担负世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