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部强调要加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提高心理社会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等,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疫情给生活按下暂停键,让人们有时间反思日常生活,这种反思加深了人对生命的体悟、追问生命的意义。探讨生命意义在哲学等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把生命意义引入心理学领域,他创立的“意义疗法”旨在帮助个体寻找生活的目标和价值,发现其生命意义,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来面对和驾驭生活[1]。弗兰克尔认为生命意义感是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即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独特的目的或者核心的目标,人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去做一些事情[2]。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生命意义感对人的幸福至关重要,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让人感受到持久的幸福。从生命意义感的定义可以看出,当个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时、当个体理解了生命代表或象征的某些事物时,他们就会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觉得自己是充实的和有价值的,而不会有“空心”的感受。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的核心动机,有重要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对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生命意义感较高的个体心理更健康[3]、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更高[4]、心理复原力也更强;而生命意义感较低的个体则有较多的自杀意念和无聊感[5]、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