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德语课》一经出版便使伦茨(Siegfried Lenz)享誉文坛。在作品中,伦茨的批判立足于德意志民族性,但却是超越性的——它从文学控诉思维中跳脱出来,切实关注到了下一代人的思想状况。伦茨在创作上深受托马斯·曼、福克纳和海明威等文学大师的影响,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不赞成艺术为政治服务,而应为社会道德服务。在他看来,作家应直面现实,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这一经典之作也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呈现在世人眼前:1971年导演彼得·博维(Peter Beauvais)首次将《德语课》搬上荧幕。2019年德国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Christian Schwochow)以跨界的形式实现了《德语课》从文学到电影的成功转变。时隔约半个世纪的翻拍再次向世人证明作品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在右翼势力不断涌动的时代,我们要以史为鉴,警醒世人。而电影对小说的回溯也证明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无限价值。小说《德语课》以儿童西吉的视角向人们讲述“尽职之乐”,所谓的“尽职”被披上了灰色的外衣,它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尽忠职守(褒义),而是指在希特勒统治时期作为国家机器的“警察”是如何背叛亲情、友情,走上“尽职”的不归路。
1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
在中国古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就曾提出矛盾对立的概念。追溯到古希腊的经院哲学时代,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命题与反命题”的二元概念。之后索绪尔提出四对经典的对立概念(共时与历时、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合),二元对立成为人们挖掘语言或是文本背后深层结构的一种手段。
结构主义者避免根据心理因素来定义人的行为,而是通过结构来定义行为并把行为看成是功能,这些由行为界定的功能相互交错。弗拉基米尔·普洛普以此为依据提出了31个固定功能和7个角色。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也在《神话学》一书中以“Rose”(玫瑰)为例提出了语言的二级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格雷马斯以二项对立的形式提出了符号矩阵理论。格雷马斯认为首先存在一个主体X,它的对立方为反X,在此之外还存在着与X矛盾但却不一定对立的非X,还有与反X矛盾但却不一定对立的非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