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场所要求高,成本高,更新换代快 首先,机器人的行走路线是在场所内设定的固定路线,为了安全,场所内的服务型机器人都会设定一个避障功能,这就需要有一个宽阔的运行场地,但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宣传教育场所,游客量一般比较大,机器人的避障功能会导致机器人脱离行走路线从而导致找不到讲解路线。其次,机器人作为科技新产品,尤其是对有这种教育功能的服务型讲解机器人来说,目前市场上的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且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快,尤其是讲解员机器人这种在试运阶段的产品来说,市场也在不断的完善,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博物馆,最重要的是基层博物馆来说,机器人讲解员的引用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而且在面对市场不断跟新完善的情况,博物馆也只能做到静观其变。就算真的引进机器人讲解,广大群众就可以进行日常正常的操作,但是难免会出现临时的状况,这种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科技人员对其进行调试,对于基层来说,专业人员难找且维修费用高。
2.机械化讲解,无主观能动性 机器人归根结底是建立在机器上的,机器的机械化记忆决定了机器人的死板性。虽然可以在声音上可以做适当的调节,但输入式的记忆决定了讲解的死板性,表现在无法向讲解员一样可以实时感受游客的情绪和态度以及对陈设内容的兴趣点,是能做到顺畅、同一节奏和事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陈述式输出。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只能满足对设定好事实的宣讲,无法带入感情,就不能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3.欠缺讲解内容和方式上的创新 科技的新鲜感,虽然可以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吸引儿童兴趣的是机器人讲述的过程的新鲜感,而不是机器人所讲述的内容,重形式背离了讲解的初衷。更多的是新鲜感引起的兴趣反而会转移学习的兴趣。虽然有多种模式,比如闲聊模式,但是在没有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某些游客会长时间占用机器人进行无关询问,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营。
机器人对博物馆讲解的影响及前景分析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博物馆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文化宣传教育场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馆内陈设内容,并在允许的范围内及时引进新科技,更好的服务群众。
机器人讲解的实现,可以让博物馆存在的许多现实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目前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对教育机器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进行授课,对产生的积极影响作出了分析[7]。机器人实现的初衷就是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人力劳动,减轻成本。博物馆讲解员机器人的设计是以讲解员为原型,设计的一款能减轻讲解员讲解任务量的一款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讲解员相比于传统人工讲解,具有能适应长时间讲解工作;快速记忆,能满足大量临时性的讲解任务;科技的新鲜感,增添游客学习的兴趣的特点。机器人用于博物馆讲解,虽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劣势,但是这些劣势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逐渐解决并忽略不计。关于主动性差,可以采取传统讲解员和机器人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对于一些陈述性的讲解,比如需要了解某一段历史时,可以采用机器人的讲解,在某准程度上能缓解讲解人员的疲劳感。而对于一些需要互动或者主动性强的部分可以通过讲解员来完成。
博物馆引入机器人讲解是科技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宣教的一个必经旅程。在面对一个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劳动力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减少,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多的代替人力劳动。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自信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加深。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宣教的一线场所,无疑将会面临更多的游客量,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观博物馆已不再是以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博物馆是需要感受这段历史,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游客对于讲解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在无法保证讲解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博物馆机器人讲解将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机器人讲解的优势,让机器人讲解和讲解员讲解做到一个融洽的配合,这需要科技人员和博物馆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款能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合格机器人讲解员将会出现在某个博物馆的展厅,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讲解员会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科技兴国时代的到来,科技的不断完善,讲解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