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本月初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与2024年持平。报告说,尽管全球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经受住了一系列相互叠加的冲击,但受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仍低于新冠疫情前3.2%的平均水平。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表《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全球格局日益分化,升级的地缘政治、环境、社会和技术挑战正威胁着稳定与进步。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谢克认为,全球领导人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是致力于促进合作、增强韧性,还是任由不稳定局势持续加剧,“这一抉择的利害关系,可谓前所未有”。
廓清世界经济发展的迷雾,需要思想的指引。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坚定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特别致辞,呼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共创美好的未来。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强调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深邃思想穿云破雾,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达沃斯激荡起加强团结合作、共促全球发展的共识。“面对种种挑战,中国总能发挥智慧积极应对。”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施瓦布表示。
当前,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但动力仍然胜过阻力。中国呼吁各方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破解“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共鸣。意大利金砖国家研究会副主席亚历山德罗·比安奇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智慧与方案成为指引世界稳定前行的一盏明灯,成为完善全球治理、凝聚团结共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