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奏响中国音符,我们的源头活水来自中国当代音乐家赓续不断的新作,也来自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传统的深入挖掘。作为高等音乐教育学府,我们有责任为音乐家创新发展提供深层次支持。
21世纪初,中央音乐学院启动“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数据库”项目,开展了“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等传统音乐数字化课件工程建设。学校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总体学科建设规划,以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实践演出、传播交流等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融合发展。我们先后举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六届应用民族音乐学国际研讨会”“全国古琴专业教学研讨会”等活动,组织作曲系教师赴丝绸之路沿线采风,创作了多部民族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
加强对传统音乐的整理、挖掘和研究,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实践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传统音乐的音乐元素、旋律特点、音乐结构能够为作曲家创作出更具中国韵味的“华夏之声”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创作灵感。《云韶》《藏》《林香界》《北国风光》等曾在纽约演出的作品,就是中国民族音乐创造性转化的优秀成果。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回到传统和民间汲取创作营养;一方面也要积极化用科技成果,赋能艺术创作,探索多样化音乐表达。中央音乐学院充分利用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为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献力。比如,章红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音乐人工智能化记谱研究——以江南丝竹为例”,通过开发人工智能记谱平台,增强表演中即兴演奏的“韵”和“腔”的人工智能识别,在国内率先采用人工智能保护传承传统音乐。这些对传统音乐特有演唱方法及表达方式的研究,为民族器乐的创作与演奏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