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这也给我国企业生产、复工带来了困扰。国内大中小型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是吸纳大部分就业人员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恢复仍然较为缓慢。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岗位减少、竞争激烈,这无疑深深地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随着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的兴起等,资本和科技代替人工劳动力的现象日益凸显,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减少。除此,我国沿海城市薪酬待遇相较于边远欠发达地方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3]。由此可见,在各种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二)“慢就业”、“不就业”、“考公”“考研”等热现象持续上涨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同比增长35万;而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076万,同比增长167万[4]。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高达1158万人,同比增长82万人,这无疑会带来激烈的就业市场,因此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会选择“慢就业”,甚至暂时“不就业”。智联招聘对2022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作出了相关调研报告:截至4月,2022届高校求职应届毕业生中有46.7%的学生求职成功、有38.1%获得1到3个工作邀约,还有15.4%已签约,以上数据都比2021年偏低[5]。4月中旬,离毕业还剩下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多数高校的春季双选会工作已经结束,但是仍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收到offer。这些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抓住最后的校招机会求职,还要将精力放在一部分在自己的毕业实验或者论文上,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压力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在失业率增高、就业岗位稳定性较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一部分毕业生为追求稳定,纷纷涌入考公考研大军之中,导致考公、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也给暂时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带来了压力,因此暂不就业,选择“二战”、“三战”的现象在高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
(三)择业观不明确,存在“盲目从众”心理
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没有明确的规划,一味地跟随周围的同学去选择“考公”、“考研”,一次考不上甚至会选择“二战”、“三战”,这类群体主要以寝室为单位。但是,这里面往往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半途而废的毕业生大有人在。这些毕业生不仅会浪费自己大半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还会错失学校双选会的最佳时机,到最后面临的毕业压力更大。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存在“跟随别人一起去实习”的心理。看到自己班上有很多人去了一个单位实习,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是否喜欢,盲目地跟着周围的同学一起去,到最后发现自己不太适合时,可能为时已晚。以上现象,会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负担,不利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期望。